12月25日,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課程室在前鋒學校組織召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北京市地方課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教學展示暨教材培訓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義務教育三級課程整合實踐及傳統文化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究,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課程中的有效落實。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李群研究員,海淀教科院主任閆順林,北師大歷史學院李凱老師,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書記趙素華、副校長陳靜,來自海淀、朝陽、延慶、通州、房山、豐臺、密云、東城、石景山的課程專家,以及昌平區各中小學課程建設主管領導、骨干教師等共計240余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深入課堂聽課,由昌平區前鋒學校趙春健老師、王冉冉老師,昌平區鞏華學校李穎老師、尹娟老師,北京市育英學校朱錦梅老師,朝陽區勁松四小劉雅玲老師,豐臺區麗澤中學張坤老師、張健文老師為大家展示8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場課,并進行了說課。
第二階段大會集中,由課程室富殿山主任主持。各位領導和專家針對此次活動進行了指導與點評。
北師大李凱老師、房山進校張英華老師分別對所聽的兩節課進行精彩點評,稱贊這樣的課堂具有了文化課堂的特點,體現了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要求。
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李群研究員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充分肯定,并以“基于全課程(全育人)理念下的課程體系化建設——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開發與有效實施為例”為題為全體與會人員進行了教材培訓。李老師從課程內涵、課程設計及課程實施等方面講述了如何有效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門課程。她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設計要加強聯系和滲透的意識,避免成為課程孤島。要通過對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模式以及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研究,使學習內容切實落實在課堂上;要結合校情,依托各種活動,引導學生縱深感受、體驗和傳承傳統文化價值,避免簡單誦讀、復古表演等形式。要重視文化的原典性、經典性,構建文化課堂,實現文化育人。
最后,前鋒學校副校長王志明代表承辦方表達了對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李群老師及其優秀團隊、全區中小學校課程領導和老師以及進修學校課程室工作的感謝。
撰稿人 賈秀平
審稿人 富殿山
2018年12月26日